财新传媒
2012年10月21日 11:31

硕士毕业已不是范进中举

    河北阜平县近日出了一则新闻:41岁的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苗卫芳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乡务农,曾以其为骄傲的老父服毒自杀,幸亏被抢救过来。

    高龄研究生,学的专业也非热门,出自农村,没有丰富的人脉,找不到工作,这在当下不算什么新闻。因为其父的服毒,这事才引起社会关注,够辛酸的。

    一篇报道这样描述出苗卫芳的尴尬状态和心中的纠结:“苗卫芳虽有一些耕读情结,但这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的理想是找到‘...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6日 15:47

成为“剿匪英雄”的匪首

    纪 80 年代初,湘中隆回县荷香桥一带,刚实行“包产到户”,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们开始吃饱饭了。人们常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走村串户卖冰棍、麦芽糖,或者修雨伞、雨鞋。这人面相和善、做事利落,很得小孩们的喜欢。但一些老人却私下告诉小孩:这个人,以前是杀人不眨眼的大土匪。

大土匪怎么能活到这个时候,事情得从二十世纪20年代说起。

一个冬天,荷香桥附近的刘峡—— 一个全是刘姓族人居住的小山村,来了一个三...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6日 09:30

西哈努克世家

西哈努克世家

 

西哈努克亲王,南洋小邦真腊之主也。弱冠之年即位,少不更事,好美妇醇酒。

“文革”五年(西历1970),西哈努克北上朝觐俄皇与天朝太祖。真腊宫禁生变,禁军校尉篡夺国柄,罢黜其位。太祖与周相远见宏猷,深知容留亡国之君,必能示天朝恩泽远被。自此,西哈努克亲王寓居天朝四十余年。此间,虽仰天朝扶持之赤柬首领波尔布特鼻息,就元首虚位。然波尔布特视之蔑如也,于千年佛国大开杀戒,真腊士民,死于赤祸者数百万...

阅读全文>>
2012年10月15日 09:03

移栽北京的外省植物

近几年来,我几乎每个工作日下班,开车上机场高速路往东北走,从大山子出口下来再往南走酒仙桥路,到将台路口的兆维集团接我的妻子,然后一起回家。

经过酒仙桥路10号时,碰到红灯停车片刻,我总要往东边看那个已被装修一新、外观仿照新华门的大门。包围园区灰色的砖墙拆掉了,代之是铁栅栏。

这是我来北京度过最初两年的地方。当时“北京电子管厂(国营774厂)”和“北京东方电子集团”两块牌子并存。而今外面只有“京东方科...

阅读全文>>
2012年09月27日 09:11

用学识维护尊严

 

(载《东方文化周刊》)

 

古往今来,国与国之间交往,最注重维护本国的尊严。而本国是否有尊严往往体现在礼仪上,譬如元首座位的摆放、发言的先后等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亦如此,尤其在传统文化较为浓厚的地区,比如南方一些农村和齐鲁大地。若是亲朋好友相聚,尽量谦让对方坐上座以表示尊崇对方。相反若是有旧怨的家族在一起,一定会想办法在礼仪上压对方一头。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尚不彻底,列国总是想在交往中在...

阅读全文>>
2012年09月26日 13:00

古驿与小站

(载《旅伴》杂志)

驱车从北京去张家口或大同,出北京辖区进入河北不远,就会看到一个醒目的路标:鸡鸣驿。

鸡鸣驿乃明代设立,是当年明帝国京师通往大同、宣化等军事重镇的驿道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至今保存得相当完好,城墙、公馆、马号等旧建筑犹存。------当然,它现在仅仅只具有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了。它的北面不远是京张高速公路,南面数里则是京包铁路,这两条现代化的大动脉上,每天车来车往,沟通东西。作为古驿...

阅读全文>>
2012年09月25日 09:29

爱我中华请从爱母语开始

日本政府悍然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这一公然侵犯中国主权和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当然会受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9月以来,中国各地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政府侵略行径的强烈愤慨,以及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爱国之情。

参加游行的群众,其中多数人的爱国心是纯朴的,也是真诚的,应予充分的肯定。游行队伍中,一些人自发打出一些标语口号,所表达的亦是爱国的心声。然而令人遗憾...

阅读全文>>
2012年09月11日 09:00

被“数字化”的老学堂

(载《文史参考》)

 

我在湖南新邵县一所乡村初中读书时,老师常给我念叨全县8所高中的优劣。

那正是80年代中期,高考制度恢复已有数年。农家子弟耳闻目睹了考大学改变自己乃至全家命运的鲜活例子,当时“拼爹”远不如“拼分数”,因此,乡间读书风气非常好。对我们这些初中生来说,初中毕业直接考中专,马上吃“国家粮”,成为“国家干部”,那是首选。其次就是考上一所好一点的高中,用功读书,争取能考上大学——哪怕一...

阅读全文>>
2012年08月29日 10:15

尽忠的学者和他“叛逆”的曾孙(下)

为满清殉国的大儒邹汉勋,后来有了一个曾孙邹永成成了反清志士。说到邹永成走上革命之路,不能不提他的伯父即邹汉勋的长孙邹代均。

汉勋死于咸丰三年底(公历1854年一月),咸丰四年,他的长孙诞生在故乡湖南新化。邹汉勋在世时,只是一个没有官职的举人,靠几次在外修撰志书挣点钱,家境也就称得上殷实。他出师未捷身先死,家庭马上陷入困顿。其子即邹代均的父亲又嗜食鸦片,更是雪上加霜。

邹代均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长...

阅读全文>>
2012年08月29日 09:40

尽忠的学者和他“叛逆”的曾孙(上)

吾乡湘中一带,民间特别重视风水。小时候听祖父和父亲讲过许多因屋场坟山风水好而后代发达的故事,在1949年前,常有宗族间为了争好风水的坟山讼于官府,乃至发生械斗。

因为重视风水,因此吾乡的“地仙”——即风水先生的地位很高。乡间的地仙多是懂点阴阳五行就出去混饭吃的人,而好的地仙,则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史和地理地质知识。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才可能成为好的地仙——雅称“堪舆学家”或“舆地学家”。

堪舆之...

阅读全文>>
2012年08月17日 10:50

一座城市的警匪人生路

 1979年的9月,歌乐山下烈士墓旁的西南政法学院,迎来了她复校后的第二批学生。尽管这座曾荒芜数年的校园处处有百废待兴的迹象,但不断涌进的青年学子带来的青春与活力足以掩盖这些。-----从全国来说,这是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三批学生,而其他几所政法院校,才开始首批招生。

 刚刚成立的刑侦系选来了一位17岁的高个山东青年,他叫何挺,和他一起被选进刑侦系的还有长他5岁的同乡杨焕宁。那个年代,谁能考上一个大专就被视...

阅读全文>>
2012年07月30日 14:46

两位梅山蛮的人生选择

 


 

19491月下旬,决定华北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平津战役”接近尾声,困守在北平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将军审时度势,决定交出这座古都,并让所部接受解放军改编。

“剿总”司令部大部分高级军官表示追随傅司令官,而副司令兼任四兵团司令官李文表示反对,但大势已去,他无法改变傅的决定。而鞭长莫及的蒋介石也只能电话傅作义,让他允许南京派飞机来接不愿“投共”的高级将领。傅作义当然答应。于是李文召集石觉、袁...


阅读全文>>
2012年07月26日 15:16

躲过“腐败恐怖主义”袭击的都是幸运者

 

 

  去年7月23日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我在微博里写下这样一段:

   腐败恐怖主义中期,中产者似乎不用担心,因为他们不用下井挖矿,不用去流水线上打工,无需担心矿难和生产事故。腐败恐怖主义发展到中期,多数人就无法置身于外了,大家都得坐火车地铁,得开车经过大桥,得住房子去超市购买食物。腐败恐怖主义发展到晚期,就连特权者也不能远离“恐怖袭击”。

   这一微博被转发、引用甚多。然而,在这个天灾与人祸多发...

阅读全文>>
2012年07月23日 17:13

古驿与小站

驱车从北京去张家口或大同,出北京辖区进入河北不远,就会看到一个醒目的路标:鸡鸣驿。

鸡鸣驿乃明代设立,是当年明帝国京师通往大同、宣化等军事重镇的驿道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至今保存得相当完好,城墙、公馆、马号等旧建筑犹存。------当然,它现在仅仅只具有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了。它的北面不远是京张高速公路,南面数里则是京包铁路,这两条现代化的大动脉上,每天车来车往,沟通东西。作为古驿站,它是那样的落寞。...

阅读全文>>
2012年07月15日 10:41

凋落在血雨腥风中的百合花

(载《文史参考》)

 “《野百合花》案”曾在官方史学中是一件讳莫如深的事,直到1990年王实味被宣布平反,这件事才开始一点点去除历史的迷雾。

 简而言之,这一案件是:奔赴延安的作家王实味在1942年写了一篇讽刺延安“等级社会”的杂文《野百合花》,被错误地批判,打成“托派”并被关押,1947年被杀。尽管不能说王实味的死完全是因为这篇文章,和其桀骜不驯的刚烈性格亦有很大关系。但当时从“国统区”去延安的许多作家都有...

阅读全文>>
2012年07月11日 13:44

从诗歌看性格及命运

“不知诗,无以言。”这在先秦时期绝非夸张。那个时候能够流传的典籍不多,《诗经》是最重要的一部,是贵族教育子弟的必备书。在上流社会交际中,大家都乐于引用《诗经》里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若对方听不懂或答不上来,出现对牛弹琴的尴尬,那么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可以说,一部《诗经》几乎构建了当时中国的“文化共同体”,各国之间多有征伐,但大家都读《诗经》或引用《诗经》,则属于华夏诸国之间的“家务事”,否则就...

阅读全文>>
2012年06月28日 09:05

两位老师“民国范”的由来

 

今年清明小长假就要结束时,接到在京一位师兄的电话,说何老师故去了,享年82岁。遗体告别仪式定于下周某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那天上午我原计划去南昌出差,机票已订好,但最后改签了,无论如何我得去送别何老师。

何老师名家骏,兰州大学化学系的退休教授,并不是我的授业师,她的夫人吴小美老师是兰大中文系的教授,我大学本科论文的指导老师。我1989年入校时,小美师为本系声望最高的教授,已不带本科生多年,自...

阅读全文>>
2012年06月25日 09:43

想象故乡的端午

 

大雨如期而至

洗涮着干渴的帝都

独坐在小书屋

想象着南方故乡的端午

 

早稻散发着芳香

正等待着收割

龙舟已经靠岸

披红的健儿们在姑娘

热辣辣的目光中挺胸走过

小孩们浑身湿漉漉

学唱着一声声“布谷、布谷”

 

我知道这一切只是想象

这一切只是我童年的端午

长大的孩子已四处散布

散布在遥远都市的街巷与厂房

机器轰鸣代替一声声布谷

 

青春与活力被抽走的故乡呀

龙舟已结满蛛网

与...

阅读全文>>
2012年06月15日 14:13

大同的城墙

大同的城墙

 

三晋大地,因山河表里的地势,在北方数省中,历代遭受战乱的破坏较轻,因此今天其保存的地表文物最多。以古城和古民居为例,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近年来声名在外。

平遥古城的格局和城墙基本上还是明代留下的。明清五百余年间,中国的行政区域——特别是府、县两级相对稳定,今天所说的天下名府、名县,其地位基本上是明代奠定的。这些名府、名县的城墙在满清逊位后,多数都还在,但今日大多不存。平遥也曾在80年...

阅读全文>>
2012年06月03日 12:50

为何今日官员免职多是“冠带闲住”

    近年来,被免职官员悄然复出的新闻屡见不鲜,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复出的有12个比较著名的官员,其中从免职到复出时间间隔最短的仅2个月,多数被免职半年至1年后复出。

    2010 年10月江西省宜黄县因发生“强拆自焚案”,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县长苏建国皆被免职。当时,笔者发表一篇文章《对宜黄书记县长“冠带闲住”的分析》,认为:“对邱、苏两位‘建国’大爷的处理,很显然就是‘冠带闲住’”,预料这只是为应付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