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视连续剧《勇敢的心》的观众,也许有不少人会想到那位娶了七位老婆的男主角霍啸林是民国版的“韦小宝”;而另一位男主角、霍的同母异父(后来证明是同父同母)兄弟赵舒城则是民国版的“慕容复”。
以这部电视连续剧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宏大的历史背景,其实有可能拍成获奥斯卡奖的同名电影《勇敢的心》和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乱世佳人》那样的连续剧。但似乎编导并不愿意拍出一部历史正剧,历史背景只是其药引子,他要通过这个药引子来拍出一个黑道拼杀的江湖片加爱欲交杂的情爱片。——这两点似乎更能满足青年观众尤其是男性观众的喜好。文娱作品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获得一种代入感,观剧者总是不由得将剧中人化身自己,从而悲喜随行。附在霍啸林身上的家国情怀、仁义良知,在我看来只是一层“三观正确”的保护膜,观众未必看重这个,艳羡或者喜欢这个人的,多半是因他的艳福不浅和屡屡化险为夷、柳暗花明的好运气。而这些,正是普通人在庸常生活中所缺乏的。
为了增加戏剧性冲突,编导对霍、赵两兄弟少年时代的表现和长大成人后的道德品质、道路选择,故意进行反差极大的安排。霍啸林的人生是一个由顽劣小子变成好人、君子的过程;而赵舒城正相反,他是一个“三好学生”“十佳青年”变成一个为了利益随时可以抛弃爱情、兄弟、国家与民族的大坏蛋。
对多数观众来说,霍啸林的形象和《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一样,更具有亲和性。第一集有两个关于他孩童和青年时经典镜头:私塾里不听先生讲课而在玩游戏;长大后在走廊里调戏侍候祖母的丫鬟。用现在都的眼光看来,这就是个标准的“后进”少年:心眼不坏,贪玩怕苦,谎话张口就来,爱都抖小机灵,喜欢泡妞,无所谓人生远大的抱负,做一个靠父辈余荫过舒服日子的“富二代”足矣。就这样一个胚子,却在父死家破后,浪迹江湖,因缘际会成为一位时时能以仁义之道处理人际关系、为民族的自由与解放敢于牺牲生命的大英雄。而赵舒城从小表现优秀,情商和智商都很高。因成绩优异考到外地读书;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倾向进步,带头反对小军阀的父亲赵金虎;投笔从戎参与北伐任敢死队长。但就是这样一个好青年,因为太有远大“抱负”,追求出人头地,所以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总做利弊分析,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他为了仕途抛弃一往情深的玛利亚而做专员的乘龙快婿;看清楚中日力量对比的悬殊对中国抗日不抱信心,选择了与日本人合作,做了汉奸。
这种混小子变英雄好青年成汉奸的“反差”,是多数年轻的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就像古代听评书的普罗大众,相信一句话“仗义多为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原因无他,相信这样的话是对现实不如意的弥补,暗含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就像卖油郎独占花魁、穷小子彩票中大奖,在现实生活中是低概率的。可是,人们总是古代津津乐道于多数状元没什么出息,而曹雪芹、蒲松龄是科举的失意者。而在现代背景下,甚至有人得出“高考”制度恢复后多年来“高考状元”全军覆灭(即无所成就)的惊世骇俗结论。其实这只是庸众一种自我安慰,从概率上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成功率远远高过没有受正规教育的人群。可是,多数人不在意概率,就相信考试挂科甚多、不得不辍学的“天才”能凭自己的本事取得成功的奇迹。
这戏快结束时霍啸林的祖母霍白氏对他说了一段话:“孙子,你打小不好好读圣贤书,成天爬树上墙,调皮捣蛋。我以为你这一辈子,就不务正业、不学无术呢。哪承想,你今天出息成这样。”我想不少年轻的观众,也希望老太太口中的“奇迹”出现在自己身上吧。
有这样的受众基础,《鹿鼎记》中韦小宝、《勇敢的心》的霍啸林成为年轻人喜欢并羡慕的形象,就不奇怪了。电视连续剧是最为通俗的艺术形式——功能相当于古代的评书,因此,电视编导当然要充分考虑到多数观众这样的审美偏好。
我隐隐觉出《勇敢的心》的编导有某种野心,似乎还想把这样一部76集的电视连续剧拍成《鹿鼎记》加《上海滩》。剧的历史背景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渲染江湖之中的兄弟情、男女爱、生死恨。说白了,这是一部真人演的动画片,看戏的人并不关注其中与生活逻辑种种不洽之处,比如第一幕:霍啸林、赵舒城同窗读书且亲密无间。一个大户人家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和拐骗自己妻子的仆人的儿子在一块读书呢?难道西阳城就只有这一个私塾?再如:一个县的保安司令装扮成土匪,如武松杀张都监全家一般杀了霍绍昌一家28口,就像少年打电脑游戏时“杀人”那么简单。孩子们看动画片《熊出没》,觉得好看、过瘾就行,谁去琢磨光头强屡次被熊大、熊二戏弄电不死摔不死打不死,这大不合常理呢?于是,编导没必要顾及生活常识、常理,而让主人公上天入地、周游八方,一会儿去天目山拜师学武,一会儿出现在汉口的黑道里面,一会儿扬名于上海的江湖,一会儿是共产党地下骨干的结拜兄弟,一会儿成为土匪山寨里的座上宾,一会儿死去的母亲又活过来了,一会儿领导抗日的军队打击日寇。——年轻观众在电脑游戏里可能遇到的一切奇遇,全部囊括于这部连续剧中。
至于选民国时期为背景,那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特殊性。民国的几十年,在两个统一的、强势的政权之间的一段混乱的空隙,外忧内患叠加,中央政权虚弱,政坛各派势力逐鹿,民间争斗靠暴力取胜。如此,编导编戏的空间更大。
剧的结尾,霍啸林没能有韦小宝那样的好运气,能带着几个老婆优哉游哉地生活在扬州城。编导让这部戏有一个霍啸林为国捐躯的光明尾巴。这一下,编导终于回到真正的历史背景的,那毕竟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那段历史的残酷,现在的观众并不陌生。如果霍啸林不死,再过些年他这个抗日英雄,也许会被当作妻妾成群的恶霸地主,在“镇反”中被拉到野地里一枪毙了。让他英勇地死去,也就圆满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