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08月16日 13:56

十八年进成路——中国社会大变迁的一份私人

   (刊《北京晚报》)

     这是一个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编年纪事。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十年砍柴赶上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巴,目睹了乡村巨变。从这代人开始,乡村人不再是少数的精英才能进城,而是大批地、甚至是成集群地进城。十年砍柴个人的经历,不仅是湘中一隅已消逝的场景,而是一个大国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可算是见证这个时代变迁的一份私人文本。

  焦虑

  顺利进城并不能自然地

  解决身份定位的困惑

    北...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13日 21:02

当贫寒子弟上升的孔道被堵死

(载“经济观察网”专栏)     8月4日刊登于《南方周末》头版的文章《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再一次让公众关注近年来寒门子弟在重点高校中比例急剧下降这一社会现象。      7月30日,《广州日报》就拙著《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的出版刊登了对我的专访,我在访问中认为:“今天‘贫困的代际传递’更明显了。现在农村的孩子,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随父母进城读书,生活条件比...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11日 17:57

彭远文:毕竟是乡下人

        (感谢彭远文的书评,刊《看天下》)

 

李勇说,他在湖南乡下砍了十年柴,所以取了个笔名叫十年砍柴。然后用这个笔名写了很多东西,网上的帖子,报纸上的时评,还有几本书:《闲看水浒》、《闲看红楼》、《皇帝、文臣和太监》、《晚明七十年》,一直到最新这本《进城走了十八年》,终于从文学、历史又走回了现实,又写到了砍柴:"一个少年,小腰板用皮带扎得紧紧的,高挽着裤脚,上穿一件跨栏背心,满是汗渍,露出...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09日 08:58

伍子胥为什么算不上“叛国”

(载《东方文化周刊》)

伍子胥为父兄复仇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这得拜评书、戏曲这类民间文艺的强大传播力之所赐。关于伍子胥的故事,从古至今,各地流传的评书、大鼓词、戏曲和民间故事不知凡几。

有关伍子胥的故事,最早的记录应为《春秋左传》,而《史记》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更为精彩生动的演绎。《左传》所载比《史记》简略一些,但基本故事情节是相同的。伍子胥(员)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师傅,卷...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08日 17:47

对“村官”异化的观察分析

       “别把豆包不当干粮,别把村长不当干部。”这句中国乡村的俗语精确地说明了底层政治现实:小小的“村长”即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权力不可小觑。然而,若从村委会这一机构的法律地位来分析,村委会主任确实不是“国家干部”“公务员”——置换成古代的语境,则他不是“朝廷命官”,村委会是村民自治机构,村长是由全体有投票权的村民一人一票海选出来的,他手中的权力,不是官府授予的,因此也不在“命官”序列。

但现实中往...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08日 09:24

留一份乡村记忆

-----  一个博物馆和一本书

 

第一次我来鄂尔多斯,是十年前。这个年轻的城市刚刚告别伊克昭盟的旧称。

 当时我正供职于某中央媒体,以写奉命文章为生,那次的鄂尔多斯行旅,乃是作为某位大人物的随员。此种考察,多是步履匆匆,走马观花。我记得拜谒了成吉思汗陵后,看了几家煤矿和工厂。因此,在我的心目中,鄂尔多斯在古代是广袤的牧场,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情;而今,是富裕的工矿城市,机器轰鸣马路宽阔建筑气...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04日 11:52

宽恕不能丧失立场逾越底线

 

       (刊今日《东方早报》)

  黑龙江方正县为当年日本侵华时开拓团殁于荒郊野外的团民公墓设立了名录墙,将数年来寻访到的死者名录镌刻于上。此举一经曝光,被许多国人诟病为“替侵华日军立碑”。当地政府官员认为是公众对其误解了,他们只想警示教育后人。——此解释在网络上依然受到广泛质疑。

  要讨论这件事,首先要尽量弄清历史的真相和现实的真相。百度百科对“开拓团”这一词汇的解释是:1936年5月,日本...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04日 11:49

十年砍柴:70后的乡村记忆

  
  (南方日报访谈)


   “从6岁到16岁,我整整砍了10年柴。”作家十年砍柴这样形容自己的笔名来历。从南方山村的乡下孩子,到大都市的“知识精英”,从“他的城”到“我的城”,22年过去了,十年砍柴说,现在他最爱的地方就是北京“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她使我感觉到安宁,包括故乡”。

    对于那个回不去的故乡,十年砍柴花了3年断断续续的时间,写成了20万字自传散文集《进城走了十八年》。这是一个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03日 16:10

和乡土中国一起“进城”

和乡土中国一起“进城”    (接受广州日报的专访,刊出后,已阉割了许多   当当购书地址)

 

 

 

据我了解,你这些年的写作主要是时评和历史文化随笔,关注当下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本书是你个人成长的记录,是相当私人化的事。你是如何想到写这样一本书并出版的?

十年砍柴: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最开始是在博客上连载,我当时没想到要把它写成这样一本20多万字的自传,更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平常人,自己那点经历有什么出版的价值...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27日 10:50

维权的“搭车现象”分析

     (载《东方早报》)

成都有一位被称为“听证专业户”的胡老太,7年来参加23次听证会,13次赞成涨价(其中5次作为旁听代表无发言权),因此有公众质疑其为有关主张涨价部门的“托”。与之相反,74岁地杭州老人崔盐生进入了公众视野,过去11年内他参加32次听证会,屡屡反对涨价。

痛恨“涨价听证会”变成“涨价听证秀”的人,当然会盛赞崔盐生而对胡老太不无责备。但若胡老太和崔盐生一样是自愿参与、自由表达的听证会代表...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25日 11:05

中国这辆“和谐号”动车将驶向何方?

今天,我在新浪发了一条微博:

“腐败恐怖主义初期,中产者似乎不用担心。你不用下井挖矿也不用去流水线上打工,因此不需要担心矿难和生产事故。腐败恐怖主义发展到中期,多数人就无法置身于外了,你得坐火车坐地铁你得开车经过大桥,你住的房子质量无保证,你得去超市购买食物。发展到晚期特权者也不能远离“恐怖袭击”了。(“腐败恐怖主义”一词是我从@华山2009 那里首次看到)”

这条微博创了我开微博以来转发和评论的记录...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20日 10:02

告别乡土中国(《进城走了十八年》自序)

告别乡土中国(《进城走了十八年》自序)

(拙著《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8月初上市。这是该书的自序。敬请批评指教。)

       

 

 

 

这是一本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纪事。

这些陈年流水账,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年。其中的一部分我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中,曾获得一些同龄人——特别是和我一样在乡村长大的70后人的共鸣,其中有多年未联系的高中同学,他们鼓励我将这些回忆写完并出版。胡适先生曾鼓励人写自...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12日 10:03

作为文化标签的孔子不能承受之重

(5月份给《 中国青年》撰写的一篇旧稿)

2011年4月21日,谷雨刚过,北京城飘着小雨。天安门地区这个中国心脏地带如往常一样繁华而有序,然而几个有心人发现,矗立在国家博物馆北侧不到一百天的孔子像被搬离了。有人将此事发上微博,立刻在网络引起一场热议,就如几个月前孔子像被立在该处一样。

有关部门对此解释说,孔子像只是换个地方,从户外移到馆内。如果是一个人而不是塑像,让他搬进华屋豪庭,不必在露天栉风沐雨,那...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07日 10:02

“山寨”何以能揩“庙堂”的油

(刊发7月6日《东方早报》)

一座高大气派的收费站,其飘檐如两把剑对着一侧的民居,而在民居和收费站之间,有一条当地农民私开的土路蜿蜒通过。这幅对比强烈的图片最近被各家媒体狂转,此图背后的新闻背景则更有意味:六年前,广西柳州市柳江县在建柳邕收费站时征收了当地一部分土地,农民由于不满收费站的飘檐影响自家风水、补偿款低等问题,干脆开一条绕开收费站的小路,设一个“山寨”收费站。

政府开的可称之为“庙堂收费...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04日 10:37

赈灾钱粮----一条常被伸手的高压线

 (载《南方都市报》)

在中国古代,官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或者说其统治的正 当性之一,就是在自然灾害和饥荒发生时能赈灾救荒。早在中国的 春秋时期,列国之间征战不已,饶是如此,“赈灾救难”依然被作为 国际义务写成盟约。公元前655年齐桓公称霸后,主持了“葵丘之盟”, 盟约最后一条即是:无曲防, 无遏籴,无有封不告。亦即诸国不能任意改变河道,因为如此可能 引起河水在下游国家决堤;诸国之间不能因为有怨仇而阻止对...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04日 10:33

无法告别的体制

(感谢《南都周刊》的邵欣,把我摄得自己都不敢认了。好像《伟业》中的那些中青年呀。)
 

   这二十年里,我从黄河边一座苍凉的城市一所孤独的大学,闯进满城冠盖的京都谋生。廿载岁月,在体制内翻转折腾。而我的文字,总让诸多的读者认为我是体制外的孤魂野鬼。若我某篇文章对当下执政者略有温情之笔调,就有读者在网上提醒我:不要被体制招安了。

   中国人喜欢划分营垒,分清敌友。在公权力无远弗届、无孔不入的中国,体制...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04日 10:28

当法律做不了“护身符”

(某刊最终未能刊发的约稿)

已过去的闷热六月,有两件事注定要载入中国法制史。一是因2010年2月律师李庄被重庆市法院认定“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就在即将刑满释放时,重庆司法当局以追究“漏罪”为由重新在当地法院提起公诉(俗称李庄案第二季),在社会舆论广泛的关注下,经过辩护律师及身后的“顾问团”的努力,重庆公诉方决定撤回起诉,李庄得以如期出狱,离开重庆回京。二是湖北利川市曾...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21日 13:54

书评:东欧有多远?新欧洲有多新?

书评:东欧有多远?新欧洲有多新?

 ——读金雁《从“东欧”到“新欧洲”》

 

 

 

 

读完金雁学长的新著《从“东欧”到“新欧洲”》,我想起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位于北京郊区的国营774厂那两年的见闻。774厂是“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而与之毗邻的798厂则是由东德技术人员援建。两个厂区皆苏俄、东欧的建筑风格,厂房高大而厚实,楼与楼之间遍植白杨。我1993年进厂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未久,国内媒体上多是他们的...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17日 11:05

城市化背景下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刊《东方早报》)

我家住在北京东部的城乡接合部,小区门口的广告栏隔三岔五被毁坏。业主追责保安,保安说,附近工地的民工夜晚在外乘凉,有时候喝几瓶啤酒,手痒就毁坏广告栏,他们人多,不敢管。

这样的现象在都市中并不少见,我以为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民工的道德素质。设想一下,如果他们回到老家,家门口的树和水井,他们会随便糟蹋么?不但不会而且会倍加珍惜。表面上看起来是出于一个人对故土的爱这类普遍的情感,但...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13日 13:36

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

(刊12日《南方都市报》)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七月的一天,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已经67岁了,但一点也不糊涂,依然有精力在宫内接见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通判,只是一个正六品官,能得见天颜,可谓皇恩浩荡了。

可麻烦就出在皇恩浩荡上,最高领导照例会问地方官的籍贯、出身、履历等等以示亲切关怀。张回答说他是顺天府人氏(今北京),可精明的乾隆帝听出了绍兴口音。这在当时是大事。一则本地人在本地当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