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本文作者李跃,现供职于深圳《晶报》。在今日与我有文章来往的朋友中,和他结交最早,两人在故乡那个小镇读高中时,即成为好友,又因他的一位兄长与我同名同姓,故两人以兄弟相称。李跃成名较早,初中时即有文名,其诗文受到当时评论界李元洛等人盛赞。而我开窍较晚,又对人生选择游离不定。后他就读湖南师大时,我正在兰州大学求学,那天离开他租住在岳麓山一农居北上时,涂鸦一首,由于背不下诗韵,竟然有错韵,若在古代,那是文友间的笑话。好在情感非假,少年意气跃然纸上,感念跃弟能背诵至今。今日我两人皆以砚田字米为生,可谓殊途同归。)

         李跃

实话说,似乎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的心力了,往往是翻翻目录,看看序跋,再胡乱读读章节了事。但十年砍柴的《闲看水浒》,对我却是一个例外。

这不仅仅是《闲看水浒》打破了以往类似书籍就史论史或者一味诠释经典的框框,手法新颖,有吴思之风。还因为,十年砍柴是我少年时代的朋友,我 熟悉他成长的过程,明白他为何要写并且能够写出《闲看水浒》这样的书。《闲看水浒》影响甚广,相关评论也已不少,我不想重复他见,倒想凭借记忆还原一个更立体的十年砍柴,寻找这本书背后的基于个人经验的时代逻辑。

几年前,十年砍柴一篇回忆故乡文学少年的文章令我感慨万千,瞬时回到了被厚厚的时间灰尘所掩盖的中学时代。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还 是一个比前些年的超女更火的词。那时还叫李勇的十年砍柴虽然未曾卷入这样一场校园全民运动,但已表现出罕见的文学才情与卓尔不群的性格。高考前夕,他竟然赶写了一部数万字的中篇小说,并从县城对岸的另一所中学跑过来送给我看,记忆中那小说颇有沈从文风格。后来,他考入兰州大学,有一年暑假相见,他照着哲 学、宗教、历史、地理等话题滔滔不绝一路猛侃,甚至花上半个小时向我解释“城”与“市”的关系,已经表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史学功底。顺便提及的是,与多 数敏于文而讷于言的文化人不同,十年砍柴不仅笔力雄健,口才也是非常了得,锐不可当,有横扫千军之势,曾经在湖南教育电视台创下了一天连录10集节目的纪 录,“砍柴”实有“侃才”之寓意。

再有一年寒假,我与他在列车上相遇,他在我租住的宿舍借宿一晚,并从古代边塞诗人那里借来了一点浪漫:第二天清早,为我留下一幅墨迹未干的毛 笔条幅便悄然离去,条幅内容兹录如下:“潇潇暮雨湿早春,滚滚红尘逢故人。展眉共忆文章事,搔首难成白头吟。塞北风雪空入梦,江南友朋常在心。聚散匆匆挥 手去,天涯何处是归程?”情真意切,也显露了远迈同龄人的古典文学功力。事实上,在少年十年砍柴成长的那个书籍和食品一样匮乏的时代,他接触最多的便往往是《唐诗三百首》、《水浒传》这类发行量极大的古代典籍,为生命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底色。

在我看来,十年砍柴就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传统士人,他捍卫某些恒久的传统价值,而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学养、阅历的增长,尤其是某 些普世价值带来的人文知识重构,又使得他的身上流淌着独立的现代精神,能够发现被刻意遮蔽的常识背后的荒诞,更重要的是,能够打通历史与现实的任督二脉,借历史反思现代社会。《闲看水浒》之所以大受欢迎,就在于它在剖析从大宋王朝到江湖草莽的种种生存法则的过程中,无不让人感受到活生生的现实,感受到与水 浒时代没什么两样的国民性……如十年砍柴所言,《水浒传》不只是一部通俗演义小说,还是一部社会学与历史学著作,蕴含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很大程度 上,我们仍然生活在梁山规则当中,生活在一个“板斧”说了算的世界。

十年砍柴在《闲看水浒》修订版序中说,“……信息的畅通,会逐渐增加为恶的成本,从而一点点消减暴力。这也是我对告别暴力为王的梁山规则与弱肉强食的江湖世界抱有信心的原因。世界,毕竟是不同了。”告别“梁山”,是每一个善良的中国人的愿望,尽管这种告别还显得艰难,但“世界,毕 竟是不同了”,毕竟,法治,平等,权利等公民社会的理念已在更大范围内苏醒并生长,这是不可更改的时代指向。十年砍柴出生于乡野之间,成名于这个活跃的公民发言的时代,就可以看成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见证,又何尝不是我们有信心告别“梁山”的一个微观例证?

话题:



0

推荐

十年砍柴

十年砍柴

355篇文章 1次访问 5年前更新

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 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我的邮箱是:liy303@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