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华商报》专栏)
2009年6月,因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而名满天下的阎崇年,其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09年9月,阎崇年就此书发表“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的声明。随后,一些 媒体对该声明事件做了报道。当时我看到这条消息时,感叹老阎不亏是吃历史饭的,连创意也效仿古人。
吕不韦本来是个商人,早年以“奇货可居”之术,烧秦国在赵国做人质、后来当了国王的嬴楚的冷灶,后来官至秦国的相国,据说当时还年少的国王嬴政,即后来横扫六合的始皇帝就是他将赵姬送给赢楚之前播下的种。------不管这种传闻是否是真,但被国王尊为“仲父”的吕不韦,其权势在秦国是无人可敌的。他召集手下的门客,编撰了一部“兼儒墨,合名法”的书《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写成后,吕不韦曾布之于咸阳门,悬赏全国,有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时人无能动一字者。
这吕不韦不亏是做买卖出身的,深谙市场炒作之道,他知道自己当了相国后,还必须有一套见诸文字的施政方略,于是编了《吕氏春秋》,但有了这部书,还得推广、宣传。那时候没有电视台、报纸,无法每天在黄金时段或头版播出、刊登秦国官民认真学习吕相国鸿篇巨制的新闻,造纸术当时还没出现,只有竹简,连向各级官吏发红头文件要求购买、学习《吕氏春秋》都很难。因此,在国都最热闹的地方悬赏,是个金点子。
可《吕氏春秋》真的好到一个字都不能改么?云集天下英才的秦国真的无人能改动一处么?非也!那是因为秦国的读书人很知趣,知道相国这是在炒作自己,是在树立权威,谁敢不知趣地真去给《吕氏春秋》挑毛病?谁让吕相国一时不痛快,吕相国会让他一辈子不痛快!“时人不能动一字者”,不是因为《吕氏春秋》真的好到白璧无瑕,而是这部书的主编太有权势了。
阎崇年没有吕不韦的权势,却学吕不韦的创意,这不无东施效颦之嫌。天下人可不会像秦国读书人对相国那样客气了,这不,马上有人给其校注的书挑刺了。山西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副教授白平称阎崇年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有420处错误,并坚持通过法律途径让对方履行承诺,要求其支付奖金42万元。法院立案不久,白平陆续在阎校本《康熙顺天府志》中发现更多错误,遂向法院提交申请书,将原来要求对方支付42万元奖金的数额变更为62万元。据媒体报道,6月2日上午,朝阳法院将 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证据交换,并有可能就案件涉及的一些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初步调查。
这法院还没开审,网络上就有人质疑白平副教授此举是借名人炒作。持此论者真是厚此薄彼呀。当年阎崇年借用吕不韦的创意难道不是炒作?阎崇年炒作在先,别人就不能跟着炒作一把?难道,炒作也必须取得某种资格?再说了,既然阎崇年悬赏挑错,就等于向天下人公布了要约,谁都可以接招,用得着去问接招人的动机么?好比古代一位女侠向江湖上发出“比武招亲”的广告,有人应邀前来比武,旁观者非得说来比武的是贪图女侠的美色。这样的逻辑难道不是混帐逻辑?
至今还没看到阎崇年对白平的挑错发表意见,沉默到底不是办法,法庭上总得开口呀。我想他开始可能没想到真有人对一个商业噱头较真,或许他真的自信到无人能挑出错的地步?
世上总有这样一些人,获得了大权或者大名后,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在所从事的专业里面那更是无人可比,于是自信或自大如气球一样吹起来了。这实在是不智!智者千虑,尚必有一失,敢向天下读书人叫板,真是自大得可以。
中国古代读书人在朋友圈内,让人改错往往只是一种姿态,一般没人会认真到真去给其挑错,这实在是中国传统文人虚伪的一种表现。曾给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当过文字秘书、长期掌管意识形态的某公,好做诗文,有一次写了几首诗让钱钟书指正。钱钟书毫不客气了,像画大花脸似将诗稿改得颇多。某公尴尬,但钱公也非毫不通世情的人,还专门附一函表示歉意。
这阎崇年先生比那位让钱钟书改诗的某公还牛气冲天。人家哪怕是故作姿态,但表面上还让人去指正,而阎教授竟敢那样悬赏。好戏开锣了,我等搬一把椅子,且坐下看阎崇年如何应对。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