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社会里,“子孙争产”是一出演了上千年的老戏,故事情节都差不多:某位饶有资产的富翁死了,不但大伙公认的孝子贤孙可能为争夺遗产而反目,保不齐某位披麻戴孝的妇女,手牵一儿前来吊丧,大哭大闹说此儿乃其与死者一夜情的结果,要求让私生子认祖归宗,分得一份财产。

帝王子孙争皇位和富户后代争遗产,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求得利益最大化,皇位是中国帝制时代含金量最高的遗产,谁争得了,就有对大好河山、亿兆黎民进行处置的权力。而这争产,首先要“正名”,也就是说具备某种资格。争遗产的,得是死者的儿子,不管嫡出庶出或是私生子,要有血缘关系。而争皇位就更复杂了,除了直系血缘关系外,还得有遗诏确认,或是嫡长子。

在我看来,关涉四省五地(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以及湖南株洲炎陵县和会同县)的炎帝故里之争,就是另类的“子孙争产”。据报道:各地围绕炎帝故里的经济营销,从生态文化、生态宜居到低碳环保、循环经济,投资总额更是突破百亿大关。

这投下去的百亿资金,当然不是炎帝的遗产,炎帝只是一个名目,一个幌子,所争的,乃是纳税人的钱。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那么要想圈钱的大事能成,必先“正名”,因这样的逻辑,就有各地争名人故里的戏不断上演。想想,连只存在于小说《水浒传》、《金瓶梅》中的虚拟人物西门大官人的故里,都有地方政府在争,何况号称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呢?

中国人好面子,因此喜欢炫耀乡贤显祖,觉得“与有荣焉”,这很正常。但这些年由各地政府做推手的争“名人故里”,已远远超出简单的情感需求,而是一种目的明确的利益之争。有了“名人故里”这个由头,就能搞出一整套发展旅游、振兴文化产业的规划,然后就能立项,一旦立项,就能要钱。不管从上级财政还是本级财政要到了钱,就能花钱。-----花公家的钱或说是纳税人的钱,那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要花钱,总要弄出花钱的理由,于是一些主题公园、假古董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至于公众是否认可,是否真能带动当地旅游,是否真能使一个地方文化软实力有所提升,则不是当地主政者考虑之列了。对一些地方的主政者来说, “文化”是假,“产业”是真。于是乎,没文化的或者压根儿不重视文化的地方主政者,其“文化产业”的调门比谁都高,醉翁之意不在文化,在乎山水真金白银也!

这种把戏为什么现在如此流行,归根到底是现在的公权力过于强势,几乎可以支配所有的社会资源,从土地、矿产到纳税人交来的真金白银,莫不如此。所以管钱的人想花钱,巧立名目是一门执政艺术。很不幸,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下,那些死去多年的老祖宗甚至并非真实存在的传说人物,被拉来为权力背书。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不能花公款来建庙、塑像、搞祭祀大殿,各地还会那样热衷于争名人故里么?

上 月笔者去河南濮阳所辖的南乐县,拜谒文字始祖仓颉之陵,听导游介绍了发生在明末的一起“诈捐门”。明朝天启年间,南乐知县叶廷秀奉旨修建仓颉庙。叶知县请示知府向胤贤,知府号召大名府各县捐资,并带头许诺捐银十两。各县知县也都慷慨许诺,各捐银五两。等庙修好,功德碑也刻好了,向各位收银时,不料知府赖账,分文不出。其他各县知县硬着头皮拿了一两银子。叶廷秀便命人在功德碑上大名知府向胤贤名下刻有“捐银拾两”四字之后加了“未给”两个字。在其他各县知县名下的“捐银五两”之后加了“止给一两”等字。此碑至今还在。

从这个故事可看出,当时的知府、知县实在可怜,给仓颉修庙,还劳各位官老爷掏自己的腰包。如果当时官府对社会资源可以全面控制,堂堂知府哪用得着丢这个人,以发展当地文化产业、光大字圣故里为名立项,从藩库里弄出一大笔银子,办事的知府知县不但不用自己掏钱,反而会肥了自家腰包。

从古到今,凡是争产者,嘴上所言的“孝道”是当不得真的,其所图的乃是“产业”。今日各地争“名人故里”,也可作如是观。

话题:



0

推荐

十年砍柴

十年砍柴

355篇文章 1次访问 5年前更新

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 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我的邮箱是:liy303@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