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载《文史参考》)

 

我在湖南新邵县一所乡村初中读书时,老师常给我念叨全县8所高中的优劣。

那正是80年代中期,高考制度恢复已有数年。农家子弟耳闻目睹了考大学改变自己乃至全家命运的鲜活例子,当时“拼爹”远不如“拼分数”,因此,乡间读书风气非常好。对我们这些初中生来说,初中毕业直接考中专,马上吃“国家粮”,成为“国家干部”,那是首选。其次就是考上一所好一点的高中,用功读书,争取能考上大学——哪怕一所师专。

对我所在那所初中的学生来说,读高中的第一目标是新邵县第一中学。一中是全县的最高学府,位于县城,学生也是在全县选拔。

当时全县大约有三十多个人民公社(后改成“乡”),县与乡之间还有“区”的建制,区公所是县政府派出机构,每个区大约管辖5到6个乡。每个区有一所高中,生源来自区所辖的各乡。二中在坪上区,三中在新田铺区——也是我所在的乡所辖的区,四中在龙溪铺区,五中在陈家坊区,六中在孙家桥区,七中在严塘区。县城所在的酿溪镇还有一所八中,招收的是考不上一中的县城初中生,生源是最差的。

在高校1999年扩招前,从这种办学布局和生源就可看出,学生能考上大学的,应当是一中独大。因为它已经把全县最好的初中毕业生选拔过去了,而经费、设备、师资又是最好的。事实确实如此,其他几所高中,每年能考上一个本科生,就是大喜事了。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位于坪上区的二中。二中仅仅在全区几个乡招生,但每年的高考成绩与一中不分伯仲,有些年考上名校的学生还多于一中。坪上区的优秀初中生也愿意留在二中,而不愿进位于县城的一中。

等我后来离开湖南,北上求学,在了解故乡的历史,才明白新邵二中为何能以一区之力办一所可以与县一中抗衡的高中。——那是因为这所学校悠久的历史以及它给当地带来的尊师重教之风气。

这八所学校,新邵二中的历史最早,它在1902年就创办了,原名“大同学堂”,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新邵县是1952年建立的,所属的坪上区、龙溪铺区原属新化县,其他几个区原属邵阳县。创办大同学堂的周叔川是新化县著名的乡绅,湘军后裔,同时也是湘中一带“反清”领袖,他在湘中一带的威望,甚至超过了谭人凤。光绪中叶,新化县创办学田,分团(团,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募捐,大同团(今天新邵县坪上镇加上冷水江市毛易镇)的学田所得款最多。到了1901年,因前一年“庚子事变”引发列国联军入侵,清廷与列国签订《辛丑条约》,痛定思痛,朝廷下诏行改革自强之道,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兴办新式学堂。周叔川拿出义田所得的资金,加上向当地煤矿的“强捐”(此地盛产煤,矿主未必愿意捐款,但当时“绅权”甚大,不和乡绅合作,矿无法开下去),于第二年创办“大同高小学堂”,所招募的老师皆是湘中一代的翘楚,其中许多人是反清志士或维新人士,如首任堂长萧竹雯,大学者邹汉勋的侄孙、老同盟会员、后参加起草民国“临时约法”的邹代藩。谭人凤人到中年时遇见邹代藩,邹的一席话让他走上反清之路。

周叔川一边办学,一边反清。1903年他首次在大同镇(今坪上镇)自家山庄里聚义结盟,谭人凤从百里外的新化县福田村赶来。这次会议奠定了周、谭在湘中革命人士中的领导地位。1904年与谭人凤、李洞天、唐镜三、李燮和等谋于宝庆各地同时举事,响应黄兴、马福益长沙起义。因事情泄漏,清廷追捕,他于1905年初避走日本,在日本成为同盟会首批会员。大同学堂毕业的学生前后有十几名游学日本,几乎都成为了同盟会员。不久,因肝病逝于日本神户,终年50岁。他死后不久,同乡后辈陈天华又跳海自杀,于是他的外甥也是大同学堂学生苏鹏,和另一位大同学堂学生谢国藻等人护送两人灵柩回国。1906年3月,灵柩到了上海后,益阳籍的同盟会员姚宏业投黄浦江自杀。于是,两口棺材变成三口,一起运到了湖南长沙。湖南的革命志士决定将三人葬在岳麓山。但周叔川的家人不同意,坚决要求将先生归葬于祖茔。于是,苏鹏、谢国藻护送灵柩继续西行,葬于新化大同镇时荣桥(今属新邵坪上)。而禹之谟等人借陈天华、姚宏业二君葬岳麓山之际,发动上万学生公祭,矛头直对清廷,这事让禹之谟成为清廷的眼中钉,同年,禹之谟被害。——周叔川家人的坚持,使岳麓山少了一座英烈坟墓。

大同学堂,在清末是反清的据点,到了民国,成为用文明陶冶一方水土的基地。坪上镇百余年来人才辈出,和这所学堂有莫大的关系。

然而,等政权再一次更替时,“大同镇”和“大同学堂”都被改名了。“大同学堂”被数字化,但被数字化的老学堂不止这一所。我的高中母校新邵三中原是民国时期创办的“景中学校”;新邵四中,原是由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国军兵团司令李文的父亲、著名乡绅李主一1915年创办的龙溪铺学堂。

新政权把这些老学堂,按数字排序命名,那些创办者筚路蓝缕的历史,似乎就能被“数字化”遮蔽。

话题:



0

推荐

十年砍柴

十年砍柴

355篇文章 1次访问 5年前更新

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 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我的邮箱是:liy303@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