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前著名主持人王志,近日在云南丽江挂职期满,卸任了该市副市长。和当初王志当初下去挂职时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不同,这次卸任,哪怕是专门的文化、娱乐记者,表现得较“冷淡”,这条小新闻在信息的大海中很快就被淹没了。
在这些报道中,当地官员所言 “媒体放大了王志的政绩”显得格外扎眼。要知道,王志当初赴任时,是何等的风光,当地的政府以及舆论,又抱以何等的热情与期望!王志离开风光的央视主持人主持人位置,才一年多,何至于斯呢?等待着再就业的王志,这一回,恐怕领略到官场的冷暖了。
媒体报道,王志在丽江挂职一年的“政绩”经媒体报道后, 在丽江官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他们认为‘媒体放大了王志的政绩,王志对丽江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是有贡献,但他是在各级各部门配合和支持下完成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不至于上升到‘后王志时期丽江的招商该怎么办?’这样的高度。”这些话看起来政治上无比正确,哪怕级别再高、位置再重要的官员,取得的成绩都可以说离不开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呀。但这段正确的废话很值得解读,我以为,这段话或许代表当地人的一种情绪:名人副市长所起的作用不过如此!
应当承认,在“眼球经济”概念被热炒的今天,名人或明星靠自己那张熟脸,来招商引资、宣传所在地形象,确实有用,但这种名人效应的“含金量”,并不成色十足,且越来越有限。几年前牛群去蒙城县挂职当副县长,不也就是一个新闻噱头么?对当地的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到底有多大作用,只有天知道。
人常说,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一个人无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得多么出色,而进入官场,很可能是舍其长而用其短。一个地方的政治体系是相当复杂的,为官要做出一番政绩也相当不容易,不是简单的名人效应就能搞定。还有一个更值得分析的原因,那就是“名人效应”因何而来?当然离不开这位名人的专业素养,但也不完全如此,在中国,遗落湮没在草泽的贤人、能人多的是,只有少数幸运儿能被众人所知。许多人的知名度获得,更依赖于他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屁股比脑袋重要。具体对央视前主持人王志而言,更是如此。我不否认王志的专业水准,但具备这种专业水准的中国新闻从业者大有人在,关键是他是央视主持人,他在一个信息传播渠道相对垄断的社会里,能频繁地出现在一个有十几亿观众的国家电视台上,不出名都难。借用央视另外一个名主持人的话来说,一条狗频繁上央视,也会成为名狗。显然,这种知名度的获得,最重要的原因并非某个人的专业水准、道德人格,而是他占有了具有垄断地位的、相当稀缺的资源。
如果他一旦放弃了这种资源,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为是名主持人而荣任副市长,对王志来说,带来的是两难处境。没有知名度,按照官场的通行规则,一个主持人想去挂职当副市长,相当困难,除非有千载难逢的机缘;可一旦去挂职副市长,就离开了主持人的舞台,离开了公众的目光,谁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惦记着你?中国得有多少副市长呀!如此,时间一长,知名度不再,就泯然众人矣。其名人效应一旦递减下去,当地要凭借他的知名度来招商引资,基本上就是水中花镜中月了。那么,和当地成长的官员相比,没有足够名人“含金量”的前名人,不但没有任何优势,只有种种不足了。
江湖,就是这么残酷。名气要持久,难;希望将自己的名气充足地兑现成权或钱,也不是那么容易。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