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抗日名将廖耀湘,字建楚,是我家乡先贤,我所读的高中与其故居相隔两华里。少年时就听长辈说过他许多传奇故事。他辞世二十多年后,再次广为国人所知,乃是因电影《大决战》的上映。他率领的国民党军队第九兵团,其中有国军五大王牌之二的新1军和新6军,此战九兵团全军尽墨,他本人也被解放军俘虏。

廖是19064月生人。按照中国传统,年龄按虚岁计算,19454月是他的40大寿,此时他正带兵抗击外侮,不可能大肆操办生日宴会。

1946初,他率领的新6军已被派往东北战场,初入东北的廖军,挟远征缅甸之余威,再加上全美式战备,可谓顺风顺水。19461月攻占长春,同年5月的威远堡之战,新6军手下的一个团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主力,可见其强悍的战斗力。抗日的硝烟刚散尽,他又出现在内战战场上,满40岁的生日当然不便做寿,而他的岳父写了十首七绝,手书后做成诗屏赠送廖耀湘做贺礼。

廖耀湘的岳父黄寿仁,亦出自名门,是辛亥革命的元勋黄兴的弟弟。看到刚刚40岁的女婿取得那样的成就,欣喜之情可想而知。廖是黄埔6期毕业,在黄埔系中资历很浅,但后来居上,他官拜新6军中将军长时,麾下的许多将领是黄埔4期、5期的师兄。黄先生这十首诗似乎没有公开发表过,廖在东北战场被俘,他住在南京的妻儿后来去了美国,诗屏带到大洋彼岸,一直挂在寓所里。十首诗后被亲友抄录回来,似乎没公开发表过。前几年我县一个老人诗歌协会自己印了一本内部流行的诗歌集,我获赠一本,在书中读到这十首诗。

这组诗几乎是对廖前40年不凡经历的回顾,很难看出以一个长辈的口吻勖勉晚辈,更像是一位朋友发自内心的钦佩与祝福。

第一首:

邵阳山脉气沉雄,蔚起松坡再造功。又见元戎出乡井,将星夜夜照天红。

蔚起,蓬勃兴起之意。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誉麾蔚起,诸生之诵法弥殷矣。”蔡锷字松坡,也是邵阳人,和廖的岳父是同辈。他起兵反袁,有再造共和之功,黄仁寿将廖和松坡并列,略有拔高但不算离谱,廖也常以蔡锷功业自勉。

第二首:

巴黎海外初归国,一出风尘便不同。大地鼓声正急,九年飞跃五云中。

1929年黄埔毕业,1930年参加去法国的留学考试,名列前三名,但因脸上有疤、个子又矮面试被刷下,他直闯兼任校长的蒋介石官邸,问这是选留学生还是选女婿。蒋欣赏其胆气和才气,批准他出国。1936年从法国圣西尔军校学成归国,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队第三连少校连长,此时,中华大地已是阴云密布,与日本的全面战争一触即发。而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他已是中将军长,升迁速度够得上“飞跃”。

第三首:

生就金刚不坏身,云龙铁马作精神。千艰万险都尝过,益信将军是福人。

回国后的廖耀湘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他投身了全面抗战,参加了年底的南京保卫战,城破被困,后在栖霞寺僧人的帮助下,幸而逃脱,免遭日寇屠杀。所以其丈人说他是“福人”。

第四首:

昆仑关上早鹰扬,不让平蛮狄武襄。元夕张灯除夕火,古今战史并辉煌。

脱险后的廖耀湘归队,在残酷的战争中不断职位晋升。193912月在广西南宁附近的昆仑关大捷使他第一次名扬全国。此时他已是新22师副师长,在战斗最胶着的时候他率部阻击了日本的援军,并击毙了日军中村正雄少将,攻克日军占领的昆仑关。那一天正是1230,元旦即将到来,大文豪田汉撰文将廖耀湘称为当代的狄青。狄青是北宋名将,谥武襄。皇佑年间广源蛮(今越南境内)侬智高叛乱,占据邕宁(今南宁),狄青在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击溃叛军主力,侬智高逃回广源,不久死在云南大理。所以说“元夕张灯除夕火,古今战史并辉煌”。

第五首

征缅军从绝域过,居然振旅到恒河。一朝回马真无敌,羽檄交驰捷报多。

这首诗叙述的是廖一生最艰难也最辉煌的一段,升任新22师师长后率部入缅甸作战,穿过野人山时部属减员一大半,他本人也九死一生,后撤离到印度兰姆迦,组成驻印军,在美国军队帮助下训练成一支钢铁之师,和孙立人率领的38军所向披靡,威震中外。缅甸战役胜利后,升任战斗力最强悍的新6军军长。

第六首

劲旅如霆压芷江,淮阴威望信无双。先声远播能摧敌,未与交绥寇即降。

缅甸之战刚刚结束,日军在湘中湘西雪峰山区域和中国军队决战,新6军被空运到湘西芷江作为总预备队,廖耀湘的故乡邵阳正是这次战役最惨烈的地区,他自然希望再家乡父老面前一显身手。但此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中国军队还没有动用新6军就取得了大胜。所以说“未与交绥寇即降”,算是廖一大遗憾。

第七首

江南降敌待澄清,飞调雄师驻上京。万户黎民齐拍手,八年才见汉家营。

雪峰山战役结束后不久,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将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当然需要一支最强的部队驻防,以震慑刚放下武器的降军,廖耀湘又担当重任,率新6军飞赴南京,人生的威望已到达顶点。你想想当了八年亡国奴的首都民众是何等的心情来迎接“汉家营”。在受降结束后,他有一天抽空去了栖霞寺,或有表达对八年前佛祖保佑他脱险的意思吧,并手书“凯旋回京”赠与该寺,条幅至今藏在寺内。

第八首:

行军四十登坛早,万里归来鬓未丝。阿母狂欢翻欲涕,慈怀犹忆抱儿时。

第九首:

提挈妻孥返国余,秦淮河畔忆同居。客中岁月催人老,喜见佳儿读父书。

第十首:

君真玉润方腾达,我愧冰清已苍老。赠此诗篇为纪念,他时杯酒话沧桑。

这三首叙述抗战胜利后,一家老少团聚的欣喜与欢乐。他此间回邵阳探亲,从1930年留法开始,整整15年才回到故乡,可谓真正的荣归故里,四十岁正当盛年已是统领一支王牌军的中将。而不久,内战开始,他奔赴东北战场,又和家人别离,只能写信教导儿子。黄寿仁在这几首诗表达祝福之余,隐隐露出一丝忧虑,他希望战事结束,与爱婿“杯酒话沧桑”。但历史没给他们这个机会,被俘后的廖耀湘只身一人留在大陆,岳父和妻儿都离开故国。

对于内战的结果,廖其实很早就有不好的预感,19485月他回南京向蒋介石汇报战况,目睹国民党上层的贪污腐败,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党国再这样下去,就只会将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事业毁于一旦了。”他被俘后,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对蒋悲叹:“廖耀湘这根顶梁柱的遭难,是个十分不祥之兆,以廖之军事才干,都未能将东北保住,那么,其它战场的前途便可想而知了!”不久,陈布雷自杀。

1968年,62岁的廖耀湘死在那个非正常的年代。而他的儿子后来在美国成为工程师。

 

 

 

话题:



0

推荐

十年砍柴

十年砍柴

355篇文章 1次访问 5年前更新

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 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我的邮箱是:liy303@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