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专栏) “公子”和“衙内”在中国古代社会,一般用来指官宦子弟,平头百姓之间说客套话,尊称对方的儿子为“公子”,那是当不了真的。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公子”一词含褒义,至少是中性词。而“衙内”,贬义味道十足。
追溯这两个词的历史渊源,二者也区别甚大。在春秋时期,“公子”特指各诸侯国的国君除太子外的其他儿子,而公子的儿子则叫“公孙”。到战国时期,国君的儿、孙甚至血缘更远的人也可以叫“公子”,如战国著名的四公子:齐之孟尝君、魏之信陵君、魏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再到后来,“公子”的内涵又扩大了,达官显贵的儿子都可称“公子”。
但被世人尊称为“公子”特别是“名公子”的,其门槛是很高的。一是其父的级别要高,一个九品科级或者不入流的小官吏的儿子,称“公子”会让人笑掉大牙的。二是其父是大官只是必要条件,本人要有些文才,风流倜傥,长得不算丑,举止风雅,为人侠义,如明末四公子冒辟疆、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清末四公子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就是这类人物。
“衙内”这个词是从“牙内”一词讹转而来的。古代“牙门”也叫“辕门”,指军营之内。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统兵者要时刻提防手下的将士造反,所以宿营的牙门之内,由本家族的子侄辈带领亲兵拱卫。后来,文官在衙门内的子侄辈,也一并称为“衙内”。这种“衙内”,多半是依仗父祖辈的权势,干欺男霸女、凌辱细民的勾当,为世人所不齿。这类物种在中国传统戏文和话本小说中很常见,最有名的当属《水浒传》中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
中国从唐宋以后,靠科举出仕是正途,虽然正途出身的文官,混蛋也不少,但毕竟是读圣贤书出来的,自己和教育出来的儿子哪怕再坏,表面上还不敢过于飞扬跋扈,否则就会被士林耻笑。比如明代的严嵩、严世蕃父子,其贪腐之程度,有明一代,可以排进前三名。但严世蕃这人,聪明机警,自负乃天下之大才。书读得很好,皇帝写给他父亲的指示,其字外之意,他理解得最精准。
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可以说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开始与其他人“拼爹”。因为家庭的财富、父亲的权势和社会地位,对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选择何种职业、能利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创业,影响甚大。即使在今日法治体系相对健全、公平的欧美,出身政治豪门的布什,和遗腹子克林顿相比,其从政可资利用的家庭资源要强得多。更不用说几千年来家国同构、家庭家族资源极为重要的中国了。对多数科举正途出身的文官家庭来说,如何教育儿孙、避免儿孙中出纨绔子弟,一直是个莫大的课题。至今如曾国藩教子之道,仍然被世人推崇。
正由于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官僚层崇尚文教,文官的儿孙明目张胆地“炫父”,胡作非为并不多。读书人的孩子“拼爹”是很讲艺术的,他们会巧妙地利用父辈的关系,拜见年伯、世兄时,一定会态度谦恭。如明末侯方域写信劝说他父亲的门生、手握重兵的左良玉,那文辞是何等的优美。李鸿章因为其父亲李文安和曾国藩是进士同年,所以很早就拜在曾氏门下,因此才得以飞黄腾达。但必须承认,这和李鸿章的才具是分不开的,一个胸无点墨的纨绔子弟,其父亲的同年如何提拔他,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而且,当时由于有科举这个刚性门槛,大官的孩子如果考不上举人以上的功名,仕途是很难的,因为捐班----即花钱买官衔,一般做不到大官,且在官场上被人瞧不起。
有些公子利用父亲的权势,做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这就成了后世传诵不断的佳话。如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湖北巡抚,他利用父亲的名望结交各路英豪,致力于变法维新。陈寅恪的尊人陈三立,在其父陈宝箴担任湖南巡抚期间,辅佐其父大办新式教育和实业,使历来封闭守旧的湘省一跃成为变法风气最浓的省份。当然,并不是所有科甲出身的大官,都不会出不肖子弟,有些人的子弟同样会公开“炫父”,其父亲的下级为了拍马屁,就会想方设法奉迎这类衙内。如明嘉靖年间的胡宗宪,进士出身,曾任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渐直福建军务,在东南一带抵御倭寇。他的儿子曾来到海瑞当县令的淳安县,嫌驿站招待太差,鞭打了驿差。-----这就是典型的仗势欺人。海瑞将这位威风八面的衙内捆绑起来交给胡宗宪,说有人假冒大人的公子,下乡骚扰驿站。因为像大人这样的人物,不可能教出这样的公子。----铁面海瑞是官场异类,但海瑞这番话让胡宗宪只能哑巴吃黄连,说明当时官场内谁家孩子仗着父亲的权势张扬招摇是很丢人的事情。那个时代,容易仰仗父亲权势横行霸道的,多是级别不高的恶吏、地方土豪或者是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武官的儿孙。如明朝天启年间的“缇帅”-----即掌管锦衣卫的都指挥使许显纯,他爷爷是驸马,也就是说他身上有皇帝的血脉,从小不好好读书,斗鸡走马,寻花问柳,是薛蟠一类的人物,最后只能弄了个武进士出身。后拜在魏忠贤门下,是残害东林党人的第一杀手。后来崇祯即位,铲除阉党,他也被斩首了。
一个时代官僚阶层子弟的行为和公关形象,可以作为衡量这个时代政治是清明还是腐败的重要指标。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