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清明节前两天,我回到湘中的故乡。这是我二十年来第一次在油菜花盛开、布谷鸟欢叫的清明时节,归乡为祖父母扫墓。用老家的话来说,是“挂青”,即在草木逢春、万物复苏的时候,用一纸幡插在祖坟上面,有些人还会折来松枝并纸钱焚烧在坟前。因当地口音“in”“ing”不分,也会讹称成“挂亲”——祭奠死去的亲人,也说得通。

   近年来,敬天法祖从几十年前的“迷信”演变为官方十分提倡的“弘扬传统文化”之举,“清明节”遂升格为国家法定假日。有一个小长假,谋生于都市的人才可能有时间回乡祭祖。此番回家,我算是见识了清明节游子回到故乡扫墓挂青的盛况。据几个跑长途客运的司机介绍,客运压力不亚于春节;据乡里长辈介绍,许多人春节不回家而清明回家。回到家乡所在的那个县,公路上举目一看,到处是外地牌照的汽车,以广东的为多。这些在南方打拼的人,多年来挣得一份财富,谋得一份职业,开车回乡挂青,当然不无富贵还乡之意,但更重的心思则是感谢列祖列宗的庇佑。

   常有人说中国人普遍没有信仰,如果非得说信上帝、佛祖等宗教来说,或许有一点道理,但说全无信仰是不确的,至少古代绝大多数中国人信仰祖宗,认为死去的祖先有灵在清明节在国人心中逐渐加重的今天,似乎能够看到一点遗风。

  在我看来,清明节变“热”,是中国正从农耕社会转向工商社会,繁华喧闹、万丈红尘的都市人在劳累、迷惑时,向遥远的故乡、向死去的祖先寻求一丝内心的安慰。分析清明在祖先坟前烧纸钱、挂纸幡的风俗,我以为还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产权概念的理解。

  在帝制时代的中国,自然没有现代民法体系,也没有专门的成文民商事法律。但在习惯法里,中国人对私有产权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同时代的西方人。几千年来,中国人眼中最重要的产权,就是土地。而土地产权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房屋和坟墓的权属——一为活人的栖身地,一为死人的埋骨处。卖田土的不肖子弟,犹可被理解,但若卖祖坟和祖宅,那就会被世人视为无可救药的败家子了。即使是大臣得罪皇帝,皇帝派缇骑抄家,没收所有的府邸和田土,但会留一个“开恩”的角落,即犯官的祖坟即附属祖坟的祭田,不在没收之列,所以《红楼梦》中,秦可卿托梦于王熙凤,让多买祭田有备无患。

那么,子孙在清明节将纸幡插在祖坟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种权属的宣示,即告诉周围的人们,这个坟尚有后人来祭奠,它是有归属的,请您善待。——所以,在中国古代,掘人祖坟,那是超级的仇恨,是对祖坟所有者最重要产权以及精神层面的双重侵犯。而“踹寡妇门,掘绝户坟”之所以被人鄙夷,是因为这种作为不但阴毒,且是欺软怕硬。因为寡妇家没有成年男人的保护,绝户的坟没有后代看管,去做这样事算什么角色?

当下,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和传统中国相差甚大,当然不能以“老理”衡量之。不过在清明节回温的当下,是不是有必要思考一下房屋、坟墓这两种对国人来说最重要不动产的权属问题?否则,如前不久媒体所报道那样,墓穴二十年不续费,就会被管理方视为无主墓给处理,情何以堪呀。

 
话题:



0

推荐

十年砍柴

十年砍柴

355篇文章 1次访问 5年前更新

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 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我的邮箱是:liy303@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