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笔者年少时,常在课堂上被老师教导: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久而久之,幼小的心里滋生了作为大国国民的自豪感。但做大国国民为什么值得自豪,却没有能力去思考。随着年岁渐长,阅历增加,才明白大国国民的自豪感,并非平白无故地养成,一定和多数国民的利益攸关。比如,一个大国更有综合实力抵抗外侮,其国民比小国家国民更能有安全感;一个大国国民的疆土广阔、物产丰富、市场巨大,国民能获取更好的、更便宜的商品,否则的话就要购买因关税而昂贵的进口商品。 以啤酒为例,中国人特别是呆在北京、上海的市民,很有口福品尝这个大国不同地区、不同味道的啤酒。假如有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剥夺了一个地区居民选择啤酒的权利,那么会怎样?

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还真不用“假如”,前不久它就发生在一个13亿人大国的首都北京。据《经济观察报》4月30日报道,品牌诞生于沈阳的华润雪花,其原汁麦啤酒在北京市场遭遇当地最大的啤酒企业燕京啤酒的恶意收购,并放在露天日晒雨淋,然后再投入市场倾销。如此既扰乱雪花啤酒的市场,又导致其口味大打折扣而伤害雪花的品牌。

作为一个喝燕京啤酒长达16年历史的北京市民,我对燕京啤酒厂家这种行为感到非常的遗憾和伤心。消费者对某种品牌的忠诚度是建立在企业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之基础上,而不是靠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把别的企业挤走挤垮,市场上独此一家让消费者别无选择。也许由于长期饮用我的口味更亲近燕京啤酒,但我坚决捍卫我选择其他啤酒的权利。

能否自由地选择啤酒,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一个现代公民的天然权利。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只有充分、公平的竞争,才可能有更好的服务更优质的产品,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常识。假如北京这个啤酒市场由某一家企业垄断,哪怕这家企业以前做得很不错,但由于再没有了竞争者,就没有了不断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更好产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动力,它可以操纵价格、降低服务,从而牟取暴利。就如80年代王蒙一篇小说《坚硬的稀粥》描写的情形:老爷爷作为一家之主,要求家庭所有的成员早晨只能喝稀粥,不管喜欢不喜欢。那位老爷爷靠的的是家族权威“钦定”一种早餐,而燕京啤酒靠的是自己雄厚的势力、不正当的手段来排挤其余品牌的啤酒,本质上都是伤害多数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一个大国的形成,有政治上的原因,但经济上的原因同样不容忽视,人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彼此开放的市场,从而有统一的需要。而非画地为牢,自成一体,如此必然导致民众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这个道理,连两千年的司马迁都很明白,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太行山以西饶有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和玉石,太行山以东多出鱼、盐、漆、丝和音乐、女色,江南盛产楠木、梓木、生姜、木犀、金、锡、铅矿石、丹砂、犀牛角、玳瑁、珠玑、兽角、皮革,龙门山、碣石山以北产马、牛、羊、毛毡、毛皮和兽筋、兽角,铜、铁则在千里山峦中布满,如同摆满棋子的棋盘一般。这仅仅是物产分布的大概情况。这些物品都是中原人民所喜爱的,是百姓们衣着饮食与养生送葬所必备的东西。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虞人开出木材来,工匠做成器皿来,商人输通这些财物。这难道还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集会来完成吗?。。。。。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自然之道么?”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统一的民族,但在历史上的主流话语体系中,往往政治上的统一更受到重视市场的统一却被忽视,其实如果没有市场的一体化,政治上的统一又有什么意义呢?前几年,在啤酒这类地域性很鲜明的商品市场上,一些企业使用不正常的手段甚至动用行政权力搞贸易壁垒的新闻时有所闻,当时我就有个困惑,一个法律、政令统一的大国里,一地的啤酒不能在另一地自由销售,而多国林立的欧盟,其内部各种商品基本上实行零关税而自由流通,那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统一是什么是割据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世贸组织成员国承诺彼此不能搞贸易壁垒,各国政府也有责任处罚本国采取不正当竞争来排斥他国产品的企业。而在北京,一个知名的啤酒企业对另一家同样的中国企业采取如此手法打压,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叹!

话题:



0

推荐

十年砍柴

十年砍柴

355篇文章 1次访问 5年前更新

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 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我的邮箱是:liy303@hotmail.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