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华商报》专栏

据报道,湖北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三字经》、《弟子规》等诵读活动,在编印的经典读本里,“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

私塾时代的蒙学课本,火了不止一两年,一些出版社早就将《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蒙学类书籍作为市场潜力甚大的产品开发;而民国时期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这两年也热起来了,叶圣陶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被某出版社影印出版,立马畅销。

这些足以令现代中小学语文课本编写者汗颜的现象之所以能出现,根本原因是现在的语文课本编得太不理想了,学生不喜欢,家长有意见,社会上也是一片批评之声。现在语文课本“面目可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牵扯到超越教育本身的更深层次的制度问题,本文不想论及。笔者一向不主张现代的中小学生读什么“经”。时代在变,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任何一个时代的语文教育总是有其道德教化作用的,《三字经》《弟子规》做蒙学教材的时代,讲“忠君”,提倡对父母尊重无条件服从,而缺乏权利平等等现代性内容,已不合时宜。再以其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读物,确实是刻舟求剑了。对一些地方中小学生的所谓“经典诵读”,我以为那不过是出版商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起来做的一门生意。

但既然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当代语文教学的种种不足,打着弘扬传统文化之类的旗号,让中小学生去诵读那些蒙学教材,就应该尊重先贤,敬重斯文,不要凭自己的意志,来什么“择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古人的文本弄得支离破碎、文气中断。那些人有何德何能去删改古人的东西,他们又读了几本传统典籍?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到什么深度?动辄指出古人作品中“糟粕”之处的人,在我看来,正是无知、狂妄的表现。何谓“糟粕”,何谓“精华”,决不能以现代的官方意识形态为标准,然后去粗暴地搞甄别。这和“极左”时期对文艺作品要区分“资产阶级的”或“无产阶级的”是一脉相承的。若是这样,古代许多伟大的作品,几乎都不可读,譬如《古诗十九首》中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流露的可是人生及时行乐的情调,和艰苦朴素是反着来的。编入好几个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李白名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是诗人追求想象中的仙境。岂非是大大的“糟粕”?

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类句子为例,我倒觉得古人在教育孩子,比现在掌控教育政策的部门和官员,实在是诚实得太多。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书为了做官,亦是古代圣贤不避讳的人生目标。让孩子们好好读书,科举及第,步入仕途,然后会有财富、美女。这是实话实说呀。而教育者口是心非,无过于当代。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工人、农民和其他行业是平等的,官员只是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可有多少“公仆”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当一个工人或农民?君不见,公务员考试一年比一年热,难道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是为了获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对待任何事物,都想“为我所用”,实在是太庸俗功利。这样的价值观若成为主流的话,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堪忧。

话题:



0

推荐

十年砍柴

十年砍柴

355篇文章 1次访问 5年前更新

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 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我的邮箱是:liy303@hotmail.com

文章